从寒风刺骨到烈日炎炎
从晨曦微露到万家灯火
总有一群人
用辛勤汗水书写城市美好
他们是城市的守护者
城市的美容师
10月26日
是属于他们的节日——环卫工人节
让我们一起向环卫工人致敬!
勇挑重担,海岸线上的守护者

蔚蓝的大海,洁白的浪花,浪漫海景是厦门的“城市名片”。在这条美丽海岸线景观的背后,是一群辛勤守护的“橙色卫士”。
“这份工作让我觉得很充实。”看着洁净美丽的海滩,国贸服务旗下乾翔大管家的海岸线保洁员郭秋玉由衷说道,整洁的海岸线是她的幸福来源。
郭秋玉保洁的抛石护坡环境恶劣,无遮无挡的海岸线上,全副武装的郭秋玉还是被炎热的太阳晒得满脸通红。陡峭崎岖的堤坝上遍布锋利的礁石,一双缝缝补补的鞋子,见证了无数次被礁石划破后的坚守。
海岸线上每日都有随着潮汐带来的海漂垃圾,郭秋玉需要对海漂垃圾进行分类回收,做到海漂垃圾无害化处理。 “涨潮时,我就沿着海岸线捡拾垃圾,一天大概来回五六趟。退潮后,垃圾时常藏在石头与石头之间,需要将石头一一搬开。”50多岁的她,用布满茧子的双手在海岸线上筑起了一道“围墙”。
除了藏在石头间的饮料瓶、塑料袋等垃圾,还有许多竹竿泡沫等大件垃圾被冲到堤坝上。“泡沫及木头经过海水浸泡后变得很重。”小小的身躯却有大大的能量,作业时,郭秋玉穿着救生衣,一手扛着竹竿,一手拎着泡沫,在礁石上健步如飞。

“这份工作不难,最重要是人得勤快,不要嫌麻烦。”郭秋玉谦虚地说道,工作这些年来,她发现人们的素质越来越高了。以前,一天要清理两三车垃圾,现在,一两天才能填满一车。
平凡岗位也能不平凡,除了做好本职工作,郭秋玉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。她不断创新改良环卫工具,通过自制海漂垃圾打捞工具、拦截工具遏制海漂垃圾的积压,既提高了工作质量,又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乐观、豁达、热情是郭秋玉给人的第一印象。“她是个眼里有活的人。”同事如是评价她。除了是环卫工人,郭秋玉还是海岸线上的油漆工人、铺砖工人,她把海岸线当成自己家一样在爱护。经过风吹日晒,难免会出现人行道地砖碎裂、栏杆油漆脱落的情况。“既影响美观,也存在安全隐患。”为此,每当维修人员进行修理时,郭秋玉就在旁边“偷师”。如今,但凡看到海岸线上地砖破裂、油漆脱落,郭秋玉二话不说直接上手修理。
对郭秋玉而言,环卫工早已不仅是一份工作了,而是自己最喜欢做的事。一副小身板,挑起海岸线“大担子”,正是这样的工作态度,使郭秋玉获得厦门市“优秀环卫职工”荣誉称号。
笃行实干,城市建设的美容师

苏美娥是乾翔大管家翔安工业园区市政道路保洁组长,她有着“拼命三郎”的精神和“攻城拔寨”的拼劲,是一位“敢啃硬骨头”的基层环卫人。
从事环卫工作3年多来,苏美娥始终将道路清洁放在首位,把笑意写在脸上,把苦累留在心里。每天早上7点前,她都准时完成早普扫巡查,以满腔炙热的责任感完成一天的工作,坚持提前到岗、推迟下班,在笃行实干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。
身为保洁组长,苏美娥在工作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。她所在保洁路段处在外围车道,人、车流量大,因而垃圾、落叶总是源源不断,有时大风刮得塑料袋、废纸漫天飞舞,苏美娥都不畏辛苦地追逐捡拾。苏美娥深知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,她和环卫工人们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,主动帮助工作中遇到困难的同事,齐心协力完成一项项迎检考评任务。他们用手中的工具和辛勤的汗水,为城市带来干净整洁、井然有序。
在她的带领下,翔安工业园区市政道路保洁组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,而她本人也获得了厦门市“优秀环卫职工”荣誉称号。

“苏美娥是个闲不下来的人”这是社区网格员对她的评价,不论是酷暑寒冬还是腿酸腿胀,苏美娥从未退缩。不仅如此,她还经常主动协助处理沿街地砖破损铺平调整、绿化带里高起土层、落叶、杂草清理及延伸路段水沟清理等工作。
值得一提的是,苏美娥时常发现和制止工业园区内土头垃圾偷倒现象,积极主动上门与企业沟通,保障厂区周围卫生。她总说,“路是大家的,平平整整、整整齐齐的,大家下班回家经过看到了,心情也会变好的。”
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,用双手为城市“梳妆打扮”,苏美娥不仅是一名“城市美容师”,更是翔安工业园区道路环卫保洁上的一面旗帜。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凡,用心呵护城市颜值,苏美娥用青春奉献一笔一划增添城市建设的色彩。
寒来暑往,昼夜更替
那一抹“环卫橙”
始终格外耀眼
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
让我们对环卫工人说一声:
谢谢你们!辛苦了!